Touch 'n' play

Touch ‘n’ play严格上不能算作一个真正意义上从底层码出的作品,但是作为首款亲自参与code,并且作为主力敲定产品整个布局框架的作品,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受益的。作品产生的背景是院系为迎接校庆院友回访,要求做一款集视频,图片,访谈展示的前台触屏导航系统。

作品由院里编程大牛Y boss主打,我和网科部Z同学作为帮手协助开发。不过领头人Ye Boss也算是这方面的牛人了,技术很到位,人也相当的有才华,很风趣。他给我们讲了一些基本要实现的效果,让我们寻找JS库实现,不过开始前我已经利用前期对Path效果的觊觎,向Y展示了我对整个产品框架的布局与交互设计的大概想法,Y也相当的放权,加上他要赶博士论文,索性就让我们利用1天时间速学html,javascript以及css布局的写法,自己弄js库的接口,实现我主持设计的产品总体框架。

首次开发前还是相当惊险的,毕竟没有任何开发经验的我们对预期的各种底层编码有种天然地陌生感。不过此次的开发还是彻底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至少从技术层面。现在的社会应该是集大众智慧的social live,我们开发应该合理使用库函数以及已经做出的接口,完善产品的功能。之所以这么多人对直接使用别人js的行为相当鄙视,我认为这有点表层,因为他们实质鄙视的可能是这种不经过努力,直接生硬拼凑作品的行为,而不是用js库提高效率的行为,这也验证了某GEEK说过的话,如果你读不懂我的这个js代码,那么就不要使用,因为你会遇到各种不知名的bug。而我开始绝对属于那类直接引用js效果的人,所以在后期进行多个js整合以及其他效果的独立code都是非常吃力的。不过时间卡的较紧,所以此次上线的也只是算作beta的beta。

整个开发过程中,我也始终以产品经理的要求严格促使团队成员完成在用户探测基础上的开发。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在开发过程中取消进度条,而是换做上下按钮操作的决定。因为作为图书馆电子阅览器的长期使用者,时常为因为要按住拖动很长一段距离导致手指发烫的事感到难受,所以这次基本力排众议,最终采取上下按钮的方式(因为不是muti触屏,只支持点击接触)。此次事件也是首次坚持的成功,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优秀PM所需的潜质,就是对事不对人,始终以用户为准的特性。

作品最终在团队的商讨后,以Path效果作为首页面入口,facybox作为整个页面的展示风格基准,3个主要子页面都以横向交错摆放为主要风格,因为考虑图片以及访谈录较多,就辅以slide.js为图片摆放框架,jcoverclip.js为访谈录的摆放框架,对这些库进行了简单的修修改改以及互接。稍显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的关系,除了很多细节的未能按时实现,代码库的杂乱问题也始终没能得到优化,不过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和Ye Boss合作继续完善产品,将其与人人的API弄起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地科90载的流金岁月。

目前的期待是:

1.后期继续进行产品的细节优化,比如图片的分页显示,点击音乐的处理,

2.因为前期的产品的拼凑风格实在太过明显,所以代码质量真的不敢恭维

3.网页封装为EXE,或者在sinaapp上先demo给大家一个展示。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